也有得跑,真的是「熊英雄」了。

小弟不才,在2013年跑完香港馬拉松後才發有關文章,導致各位跑手沒做好本份,影響了香港社會整體形象,不論是跑手、新聞從業員,大會,公關,還是打算看電視直播的朋友也三思一下……

行政長官是否出席並不是今次的Agenda,又不見馬迷罵梁振英不出席特首盃而大罵?

首先先說跑手,可以分幾類的
「好跑得」:當然是指跑步高手及集中完成比賽的跑手。當然沒問題

「愛跑得」:普通跑步愛好者,以跑步視為第二職業。也是沒問題。跑步可能多過我們吃飯。

「摯跑得」:與親友或伴侶一起跑,並一起過終點,這類跑手易生意外,例如穿上不合適的服裝跑步,雖然這樣可以換來記者的幾秒鐘的鎂光燈,但變相背負著20公斤物件去跑。又不是極限運動。

「跑寶貝跑」:這是最危險的跑手,我不知近年大會有否禁止這樣做,但抱著一個連步行也不懂的孩子去跑,恐怕沒命不是你,而是你的寶寶。

「我跑得」:自以為跑得,結果準備不足下,半途失速,回到終點半死。之前有專家已經向跑者警告,一些10公里參加者訓練不足或沒有系統式訓練。

我知道99%是好跑手,但近年跑手的行動有點不點檢,例如玩自拍,不跌傷算萬幸,如果你的相機被半百跑手踐踏的話……

至於新聞從業員,去年已經罵過以報導負面新聞方式報導馬拉松,我不厭煩再說一次,當然也有正面。


為專重受傷跑手,就用英國障礙大賽墮馬意外代替。

如果不是馬迷,應該未聽過英國障礙大賽Grand National),英國障礙大賽矚目水平就像香港馬拉松嘉年華,40匹馬角逐超難障礙,完賽馬匹一般不到50%。有些人以及一些記者就是為了看墮馬意外而看這賽事,因為推高了賽事的投注額及收視率。幸好英國人還有對贏出賽事的馬匹及騎練送上祝福,香港人反而不是,只在體育版一角找到賽事資訊。報導也集中於負面消息,較少有正面的報導。本身也有親身體驗過,我曾試過為趕上專車,需要在跑手之間在起步線前穿插(現已改善)。


還不明白?看影片就知道了。

今屆賽事大會方面又加了參賽名額,使到更多參加者擠在同一跑線,要過人並不容易,特別是10公里賽事,每一年總是要增加名額,但為何不增加安全措施,舉例是水站及救護室,有了更好的配套,再說再增加參賽者也不遲。我想問香港業餘田總,到達這樣做是不是沒有意義?另外渣打又提供了多少贊助金?雖然跑手交報名費,但有多少報名費是用來準備下屆賽事?公關公司應該公開更多數據以及做更多精準的資料。另外規定五小時也太短,要增加一小時完賽並不難,只要將馬拉松起步時間提早半小時也可。

打算看電視直播的朋友,為何會有電視直播看?並不是電視台賣大包,而是國際田徑總會壓力,規定銀級以上賽事均需要進行直播。所以這也只是電視台的「例行公事」。

香港離世界五大(正確是馬拉松大滿貫、World Marathon Majors)仍有一段距離,要真正「運動健將」來到香港的話,應該想辦法對精英跑手作更多的善待。

在此祝各位跑手好運,能夠「創佳績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iki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