似乎不是一場普通工潮這麼簡單。牽涉到更深遠的社會問題。

由於寫稿之時開始進入談判,加上各行業以及工會有不同盤算,工會不可能是一天會跟外判公司談得攏。所以事件應快完結,但是之前發生得怎樣?

就算不是我,其他人都可以說出不簡單的事情。就是牽涉整個社會層面問題。相信現在已就2017年行政長官選擇方法已經隔岸開火。如北韓部署了導彈隨時發射,不過還好佔領中環十劃還是只有一撇而已。首先工運已經有一些社運人士混入,客易事件火上加油,再加上利用港人對某集團的怨恨,就好像作獵巫文化般大舉追擊,連無綫作出一些較中肯報告亦不放過。

損失方面,牽涉包括貨櫃碼頭公司及其集團、與職工盟打對頭的工會,籍此打擊敵人的政治威信。另外一些學者也為佔領中環作出一些數據收集,假如佔領某處,會有什麼後果。目前經濟層面會有部份損失,因為連勞聯也要作出一些行動牽制工潮。社會上也傾向同情工人,因為成為揭露了苦況,在工運前一年內,也有一些相關報導,只不過當時仍然不是工運的好時機。

不過工人與示威者不同,他們還沒有要被拘捕的覺悟,還有開工吃飯,當達到中間點後,又是沒發生過一樣。因為今次工潮大贏家李卓仁將聚焦另一事情,不用我說大家也應該猜到是什麼吧。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iki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