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本人是戰國迷,不過從未在此評論過任何戰國史。

KOEI TECMO(光榮特庫摩、合併前由Koei發行)所發行之《信長之野望》系列。推出最多的劇本並非是《桶狹間之戰》及《本能寺之變》,而是介乎於兩者之間的《信長包圍網》。



給不懂當時形勢的讀者懶人包


織田信長像

信長包圍網發生在1570年(元龜元年)室町將軍足利義昭對專橫的織田信長有所不滿,於是聯合眾大名反信長,組成了現時所謂的「信長包圍網」,也是織田政權繼桶狹間之戰後,最大政治危機。當時織田信長正準備向統治越前國朝倉義景領地進軍,但是實際上是向若狹國武田元明進攻,此時表面與織田信長同盟淺井長政決定放棄同盟,根據淺井記記載,織田信長是收到淺井帶來的信物才知叛變。朝倉軍聞武田元明消息後,立即救援,織田信長聞知消息後,已經準備撤軍,但包圍已到。

在金崎面對兩軍追擊下,信長留下了木下(豐臣)秀吉及池田勝政,當中在陣也包括明智光秀等將領,信於於朽木元綱帶領下,從小路撤離到京都。3個月後,織田德川與淺井朝倉於姊川交戰,結果雙方死亡慘重,不過在德川軍戰線上取得優勢下,最終重創了淺井軍。織田政權的危機再一次解除。

當時背後也不太看到織田軍可以突圍,但信長個人判斷力以及旗下將領努力下,解除了是次危機。不過織田與足利將軍府敵對關係未就此完結,織田更主動挑起火頭,先迫佐和山城磯野員昌投降。

信長包圍網的最大敵人並非來自正規軍事集團,卻是一向宗。一向宗佔據了石山(大阪一帶)、長島(伊勢地方)以及南北陸(金澤附近)地方,一直是大名們頭痛之地方,信長軍團不時與他們交戰,消滅過後卻可以迅速回復,花了10年時間才讓他們解除武裝。

信長包圍網基本上是有三次,但本人認為可以簡化為兩次,第一次為足利義昭牽頭。第二次為武田、上杉、毛利、一向宗等互相與織田軍纏繞。當武田勝賴消滅後,包圍網大致瓦解。


©宮下英樹/講談社

要感受信長包圍網不一定要讀織田信長或豐臣秀吉主角為題的作品,也不用看《信長公記》或《日本史》,筆者建議可以閱讀宮下英樹作出《戰國》(センゴク),主角是仙石秀久,雖然算是小人物,但卻可以從前線中感受信長包圍網的壓迫感,比起其他以信長為題作品,了解信長包圍網更為適合。目前第二部《天正記》亦連載完結,來到第三部《一統記》。作者對史料搜集比其他同類作品更為認真。不過即使對戰國不認識的讀者很快就會上癮(除非你對戰爭漫畫完全沒興趣)。

接下來將會講信長為何要背著佛敵,也要火燒比叡山延曆寺,另外武田信玄向著德川家康領地進攻,信長又如何協助這位「盟友」?另外信長在淺井朝倉戰線上取得優勢,到底是為何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iki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